第十四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征文通知
全国体育科学大会是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主办的国内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最大规模和最高层次的综合性体育学术会议,是全国体育科技工作者展示最新体育科研成果、科技成果和交流科技信息的盛会。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协的大力支持和全国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的积极参与下,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已成为享誉中外的体育学术交流品牌活动。
第十四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以下简称十四科大)将于2025年11月在武汉举办,由武汉体育学院和华中师范大学共同承办。大会主题: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引领与科技赋能。本届大会将由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展示组成,其中,学术交流包括专题报告(论文报告和案例交流)、墙报交流、书面交流、国际论坛、热点专题,会议规模约8000人。现发布大会征文通知,具体如下:
凡属本届大会征文选题指南范围(详见附件1),所呈现的科技成果和学术成果须是近年来完成的,所投稿件由作者(或课题组)独立研究完成,且未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报告或在公开刊物发表过的论文或案例均可报送。
为保证大会筹备顺利,本次大会所有征集稿件均须在大会官方网站征文系统中完成报送。
请投稿的第一作者登录十四科大官方网站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注册信息,完成在线注册后,再提交所投稿件。大会官方网站上线及征文系统开放时间请待后续通知,之后可经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官网()进入十四科大专题页面。
在大会征文系统中正式提交稿件前,请依据要求准确填写所有信息。请务必确认已准确填写了所投稿件的所有作者及其单位信息和排序,并确认上传了正确的稿件内容。对于已确认提交的稿件有关内容,将不予任何更改。
本届大会按照不同的学科分类,共划分了23类总计213个选题。投稿者以第一作者身份报送论文限投2篇(申请墙报交流论文只限1篇),自选学术交流形式。
本届大会只接受中文稿件,稿件请勿涉及政治敏感话题和保密信息,请作者确保稿件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文责自负,自留底稿。
论文及案例题目、论文大摘要(不得有图表)、论文小摘要(不得有图表)、案例摘要(不得有图表)和关键词等信息请在网站指定对话框填写(具体论文征文格式要求详见附件2、附件3)。
论文投稿可申请专题报告(论文报告)、专题报告(案例交流)、墙报交流和书面交流这四种交流形式。申请专题报告(论文报告)的论文需提交论文大摘要和论文全文,论文全文以附件形式上传;申请专题报告(案例交流)的稿件需提交案例摘要和全文,案例全文以附件形式上传;申请墙报交流的论文只需提交论文大摘要;申请书面交流的论文只需提交论文小摘要。
所投案例必须真实可靠,案例内容须包含案例背景(意义和目的),阐述案例实施情况(如过程、步骤、方法或措施等)、社会经济效益(如产生的价值或影响力等),并总结分享经验(总结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具体格式要求详见附件3。
所投论文摘要、论文全文、案例字数及格式不符合要求的稿件将不予受理(征文要求详见附件2、附件3)。
会议征文将于2025年5月26日14:00截止,请在此之前完成论文报送。投稿系统开放和关闭时间等信息另行通知。
请仔细阅读并严格按照征文要求(详见附件2、附件3)撰写论文,所有论文将通过“中国知网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进行检测,凡不符合要求的论文,大会将不予采用。
本届大会将对被录取稿件且完成参会注册缴费并依据大会要求完成学术交流任务的投稿作者参会代表发放大会证书。
符合大会要求可发放证书的,证书内作者一栏中对于作者数量在3人及以内的最多可写3人的姓名,多于3人的在第三人后加“等”,不再体现第三人后的作者姓名。
本届大会有关本届大会的后续信息请关注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十四科大官方网站的通知公告。
5.运动生物力学建模与计算机仿线.新型运动训练与技能测评仪器设备研发的生物力学应用
8.国民体质测定站点、运动健康促进中心、医学运动健康中心标准化建设、实践模式与实施效果评价
9.多模态、多中心国民体质测定与健身指导综合信息系统建设与运行的研究与实践
10.可穿戴设备在体质测定、身体活动评估、身体功能能力评估、科学健身指导中的应用
3.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传感器、可穿戴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在体育领域的应用研究
1.中国特色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线.AI(数字化)赋能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创新性发展研究
1.全面深化体育改革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推进研究2.新型举国体制构建与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研究
本文由:IM电竞,IM电子竞技,IM电竞官网提供